三、《魔兽世界》的暴力与霸权
《魔兽世界》网络游戏具有四大特点:一是虚拟性。二是碎片化和延续性的结合。玩家可以随时下线,而当玩家再次进入游戏时,又可以再次回到之前的时空,继续之前的游戏情节。三是无拘束与被合法化。游戏世界是自由的,现实社会的一切规律和公共认识都可能在游戏中被打破,但是游戏拥有另一套规则,使玩家能够无意识地按照游戏里的法则谱写游戏的历史情节。四是自由性。正因为网络游戏具有前三个特征,玩家才拥有超越现实世界的自由性——自由来去、自由厮杀、自由交易,不用顾忌角色之外的社会状况和现实身份。由此,《魔兽》的霸权文化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解读:暴力、协商和沉浸式。
首先,《魔兽》象征着暴力文化的霸权。从名字上看,《魔兽世界》游戏名字中的warcraft本意是“战争的艺术”,而游戏的情节内容突出种族冲突和武力成功学。这些元素都突显了游戏的英雄主义、尚武文化以及其中权力关系的裁决模式。而游戏玩家通过“进攻”“修炼”“升级”获得父权文化而来的领袖气质,精英文化的优越感,上流社会的经济实力。这与男性杂志、足球运动异曲同工,他们都“塑造了中国霸权的男性气质的迷思和新的阶级与社会性别秩序”。不仅如此,游戏还能够让人了解、学习和认同“统治”的技术和战术。《魔兽》拥有一整套参与机制:注册账号参与工会,任意选择“扮演”某种职业,参与和“经历”战争、种族冲突,“完成”各种团队作战任务,“获得”力量、技能和物质上的奖励,最终赢得成功。这些暴力建构的过程对玩家宣扬了一种文化规范和社会秩序,生产和促进了一种利用统治、权力和支配作为建立或维持父权的方式。暴力本身作为一种“权力的规训”规范了各种社会权力关系。在游戏中,玩家“使用”暴力的过程实际上也规范了性别关系、种族关系、阶层关系等权力关系。
与此同时,《魔兽》的霸权是在玩家协商下完成的。不管是早前重于攻略的版本,还是最近更趋于休闲网游的《熊猫人之谜》,“暴雪娱乐”都始终将社交作为《魔兽》的最大卖点,许多玩家都会每天、每周、每月定期持续地活跃在《魔兽》社区。不同于电影和小说,这款网络游戏综合了叙事化的结构和持续的网游,设计出不断交往的过程。在玩家之间,以及玩家与游戏的交流中,游戏文本更具有多义性、开放性、互文性,而玩家在参与中获得了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正是这样的游戏过程,才能让玩家获得源源不断的快感和生产意义中的自我肯定。但是正是玩家从“被动者”成为“主动者”的角色转换,使游戏成为一个通过协商达成共识的霸权生产过程。而作为社交行为的游戏更多是作为一种仪式性的行为,不具备实践的意义,这与马克思主义批判学者保罗·弗莱尔所倡导的“对话”(Dialog)—“实践”(praxis)模式不同。因为在游戏过程中,人的沟通内容和目的已经发生改变,游戏的社交“对话”已经很难承载“实践”的目的和意义,这种社交难以成为人自我成长和解放的“实践”。不仅如此,这些作为亚文化的游戏社区更不断地被主流文化收编,为跨国媒体公司的技术和经济霸权推波助澜。
最后,网络游戏亦可以被看作一场沉浸式的教育 (immersed education),学习的过程就是游戏、社交、娱乐。玩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主动地参与开辟游戏的历史和玩家间的交往互动,并投入时间精力和产生情感牵连。而当这种交往行为、暴力和娱乐成为一种集体的无意识行为,网络游戏则形成一种沉浸式的意识形态霸权。它更加维护了“阶级、性别、种族及其他不平等现状在文化的氛围中被去政治化的过程,从而维护了经济与政治不平等的现状”。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去体会暴雪娱乐在《熊猫人之谜》中的熊猫武僧、中国功夫、古典音乐背景、雨雾缭绕的山峦,以及文明古国的神秘感等充分的东亚元素,其目标显然是整个东亚市场。而《魔兽》只是整个跨国媒介体系里文化包裹的一部分。
四、结论:对游戏未来的思考
游戏的意义在于什么?美国学者波茨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中提到,儿时的游戏是社会认同的过程。后来游戏成为游戏生活的方式。但是现在网络游戏已经不再仅仅是游戏。信息化、全球化与网络化社会是现在民族国家无法逃避或超越的命运。而数字技术即是这条命运中的主动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只有拥有和支配先进的数字技术才能掌握住前进的命脉。然而,数字技术产业不应该与游戏产业等同。但现实却告诉我们,中国网络使用方式超过百分之五十是用于游戏,而网络公司超过五成的收益来自网络游戏。这样的结果暗示着:伴随着暴力、色情、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游戏正在以霸权的方式吞噬着我们的高科技未来。
早在两年前,暴雪公司就已经宣布开始与电影制作公司和著名导演合作,有意将史诗般的《魔兽世界》游戏拍摄成电影大片,估计会在2016年上映。从游戏到电影,这不仅意味着10年前的游戏玩家转变为电影观众,再一次成为美国电影的消费者,更象征着游戏亚文化正式向大众文化过渡,隐形霸权将走向台前。而崇尚高科技、享受视觉冲击的观众和举步维艰的国内电影业不过是受到美国文化的又一次洗礼。
(作者系我校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