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历经千年,带动了元朝以来中国南北水路交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形成了特有的中国运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重要体现之一。京杭大运河北京段位于全国的政治中心,地理位置尤为重要,数百年来与中国大运河一道,默默守护着北京城乃至整个华夏的安定统一。
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北京京剧院、北京交响乐团、北京音协合唱团联合创作表演的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近日在国家大剧院推出。该剧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为地理坐标,采用京剧不同流派的典型声腔与交响乐队、合唱团结合,是一次把北京地域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与京剧艺术优势强强结合,并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交响套曲舞台艺术成功尝试。
将北京的运河地域文化与京剧、交响音乐结缘、整合,既是舞台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亦是对北京运河文化的具有北京特色的审美艺术化解读。与其他京剧艺术的交响化探索实践不同,《京城大运河》的内容主题——京杭大运河北京段,与主要表现形式——京剧,均与北京这座城市深刻融合,京剧交响化的内容与形式高度匹配。在北京城用京剧的形式歌颂京城大运河,这种融合颇有特色和新意。
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演出照 李东才 摄
交响乐与合唱艺术形式来自欧洲,讲究声部间音色融合,追求共性;京剧的演唱与伴奏则擅长张扬个性,崇尚个性。中西音乐的差异在《京城大运河》中交织、碰撞,艺术家们精彩演绎出“和而不同”的新的和谐。整台演出具有清唱剧样式的编创设计,乐队与合唱结合生成丰满细腻的交响化音响,气势恢弘。京剧名家的演唱,声腔各有特色,如同中国水墨画底色上的灵动的构图,虽寥寥几笔,却各显神韵。交响音乐的概括性、抒情性奠定了作品史诗性基调,不同的声音色彩、丰富的音乐织体有序地交织、互补,整部作品民族特色鲜明、时代气息浓郁。作品的角色设定虚实结合,突破了舞台时空的局限,京剧演唱时而有“裘派”的刚健抒情,时而有“程派”的婉转迂回,时而又有“马派”与“谭派”的豪放展望,呈现出纪实与虚构的巧妙“同构”,给观众带来跨越时空的美的传统与现代交融整合的视听享受。
作曲家杨乃林深谙戏曲音乐的交响化呈现规律,序曲以五声性旋律为主题展开,之后的四个乐章“一支塔影见通州”“天上的星星郭守敬”“飘来的北京城”“致敬大运河”,每一乐章中的乐曲各有独立的主题,结构完整,以京剧演唱的形式,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北京运河抒怀抒情。词作者翁思再、李东才的创作突出了历史厚重与小中见大的特色,既有对大家熟知的通州燃灯塔、运河桥闸等运河北京段景观之美的艺术展现,也有对“运河之父”郭守敬的卓越贡献、曹雪芹在运河码头张家湾完成巨著《红楼梦》的史迹吟唱,还有徽班随水路进京形成京剧等历史文化人物、事件的串连景观,其中的一些传说鲜为人知、感人至深。一台90分钟的舞台演出,艺术地概括了京城大运河的地理与历史、经济与文化、过往与今天,辅之以后景大屏幕的流动影像,以古鉴今,表达对中国梦、千年城的展望,为观众呈现出一部关于京城大运河的艺术教科书。
名家荟萃也是《京城大运河》的一个亮点。京城京剧各行当、各流派的传人悉数登场:“梅派”的张慧芳、张馨月、胡文阁,“程派”的迟小秋,“谭派”的谭孝曾,“余派”的杜镇杰,“杨派”的杨少彭,“叶派”的李宏图,“马派”的朱强,“裘派”的方旭,“奚派”的张建峰……演出阵容非普通剧目能比。群贤毕至,生旦净各种行当,西皮二黄各类声腔,和丝竹管弦之盛,畅叙世间运河颂歌,何其快哉!“大戏看北京”,“大”就大在大格局、大景观、大制作,“精”就精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观众带来视听精神盛宴。《京城大运河》团队协同创作,彰显了北京文化的资源优势、审美优势、演员优势、传播优势,值得称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的发展建设,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今天,运河作为漕运的功能已被现代化的交通方式替代,但运河文化的永恒意义重在中华文脉传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水的智慧,展现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集体意识,启迪今人深刻领悟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真理。这些深刻思想,在《京城大运河》中也得到了形象化表现。
京剧艺术与京杭大运河,分别在文化领域、经济领域绵延发展,二者在北京城交会,成为北京城的文化名片和地理标志。京剧的虚拟性和程式性,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美学思想。今天,用京剧交响套曲的形式歌颂运河是了不起的具有远见卓识的创意。京剧艺术气韵生动、中正典雅的风格在交响音乐的雄浑激越烘托下,与运河文化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融会贯通,共同塑造了中华美学精神。作为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开篇之作的《京城大运河》,是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又一佳作,彰显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作者冯亚系皇冠9393体育平台艺术研究院教授、仲呈祥系中央文史馆馆员)
(编辑:黄思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