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目标路径。其内涵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是继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31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31”讲话)后,中共中央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目标、路径和创新手段的系统凝练和全面深化,也是高校构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理念和规划,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集体学习中的表达,经过历次全国宣传思想、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中的延展,又在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中央主流媒体和国家重点布局国际传播机构的致辞、贺信中得以丰富完善,从“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到“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每一次讲话都反映了不同时期国际传播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逐步形成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系统论述,最终在“5·31”讲话中得以集中、全面、完整阐释,提出了“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和“五个力”的建设目标。
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的价值观不同于美国战略传播架构中提出的所谓“普世价值”,而是强调相互欣赏、共存共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上,有的国家可以通过胁迫、掠夺、搞单边主义影响世界,有的国家可以通过做好典范,强调包容,支持多边主义引领世界。德不孤,必有邻,中国的国际传播工作就是要致力于通过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全球公众更好地认知和理解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观念,从而影响他们对于中国的观感。
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开始强调顶层设计和精心运作,强调制度化、系统化的传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强调将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手段,将中华文明中提取的标识和精髓作为内容,将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作为方法,将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为目的。另一方面,又强调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任务是形成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传播效能是其评价标准。
通过对西方媒体涉华舆论的议题设置、框架争夺、话语建构和传播策略的研究,不难发现,国际传播的理想是分享信息、消除隔阂、创造共识,但国际传播的现实却是信息垄断、舆论斗争和争夺话语权。由于存在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仍然面临发不出声音,讲不清道理,得不到理解的困境。这种困境在过去的五年,在某些国家,已经从对中国人文交流领域的污名化,上升为对经济领域的打压,从部分政治精英对中国的攻击转变为视中国为威胁的共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不可能脱离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中国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现实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对于从未到过中国的人来说,中国是美丽的,还是丑陋的,是和平的,还是霸权的,取决于他耳闻的中国故事。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谁来讲,讲什么,在哪里讲,对谁讲,这里面包含的理念与方法,语料与话语,艺术与技术,都是研究者应当回应的课题,也是从业者应当掌握的技能。这项工作的背后需要学科建设作为支撑,需要理论创新作为基石,需要比较研究作为参照,也需要人才培养作为动力。
国际传播工作者的能力提升,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的选拔培育对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们都是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的根基。“5·31”讲话后,各部门各地区都在积极开展国际传播工作,各级领导干部都非常重视国际传播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不少高校也都更重视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我们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国际传播后备人才?他们应当秉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职业理想,应当具备奉献、担当、守纪、守信、创新、合作的职业精神,应当拥有包含跨学科知识结构、跨文化沟通能力、跨领域专业技术在内的职业能力。他们不但需要上手快、后劲足、筋骨壮,还要以坚定的政治立场、过硬的政治素养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成为国家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国际传播人才,为中国故事的讲述和中国形象的塑造作出贡献。
(作者周亭,系皇冠9393体育平台政府与公共事务皇冠9393体育平台院长兼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