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纪录片《藏族医生中原情》在央视《见证》栏目播出,引发了热烈反响。共计108分钟的三集纪录片分别以《行走高原》《重回中原》《割舍不断的汉藏情》为主题,先后用三年的时间,跨越15000公里,五次进藏拍摄,用纪实拍摄的手法深情讲述了河南省开封地区卫生学校(今并入河南大学)1975级藏族班学生的传奇故事,生动再现了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鲜为人知的汉藏亲情,谱写出一曲民族团结奋进的新时代赞歌。这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生动诠释,同时也是传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艺术创作的一次成功实践,称得上是一部可看、好看、耐看的作品。
人本观念的创作理念,使得藏族医生中原情的主题可感可知
近年来,纪录片的创作具有明显的微叙事转向,很多作品放弃沿用已久的宏大叙事模式,转而以“人”的微观切口作为叙事起点,以“人”的情感驱动与生活走向作为叙事逻辑,从而形成了人本化的叙事范式。
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从1973年至1979年,西藏自治区先后派出1300名藏族青年到内地学习文化和医学专业技能。1975年,161名藏族学生到开封地区卫生学校学习,1978年这一批同学毕业后大多被分配到西藏县乡村基层卫生院所工作,很多学生远离自己的家乡,申请到更加艰苦的高寒和边境地区工作。今年3月,这些毕业47年的部分老同学重新聚在一起,当年的青年如今已经霜染双鬓。岁月改变的是容颜,带不走的是汉藏同胞之间的友谊之爱、恩师悠悠的教育之情。
影片选择了喜乐、欧珠罗布、索旦、洛桑、小次仁卓玛、小白玛等几位1975级藏族班学生扎根雪域高原、用医者仁心服务藏族聚居区百姓、深入日喀则吉隆县义诊、回访病人、重返开封地区卫校故地重游、拜访恩师和寻亲的故事,让汉藏情谊静静地流淌在将近半个世纪的人物故事中。
一直以来,如何将有意义的主题做到有意思的艺术表达,由此实现大众化的传播效果,是摆在纪录片创作者面前的一大命题。在日常生活叙事正在上升为全球传播新常态的背景下,《藏族医生中原情》在创作实践中采用微观化的人本创作理念,多把注意力放在“人”的身上,抓住人物特征,突出细节,深入描绘性格,使人物深入人心,提升高度沉浸感的体验,增强纪录片的传播力,最终达到“创作降维、主题升维”的传播效果。
故事化的叙事策略,增强了主题表达的共情力
有学者指出:纪录片的故事化是把文学和戏剧采用的技巧借用到纪录片中,其中叙事对象更加个体化,叙事本身更讲究情节化,叙事过程中注重悬念和高潮的设置,以及开放式叙事结构的安排和处理。运用故事化手段讲述镜头下纪录片主人公的生活,赋予纪录片全新的生命力。
故事是实现共情最好的方式。在片中,不仅要讲故事,更重要的是讲“好”故事。老同学相聚商议一起义诊,喜乐、欧珠罗布、索旦、洛桑、小次仁卓玛、小白玛回到阔别四十多年的学校看望辅导员范秀云老师,小次仁卓玛跨越四十五年寻找汉族“家人”、欧珠罗布看望自己的恩师柴大森大夫、喜乐回访病人和看望中央援藏医疗队的张正乾大夫和实习时结识的孟宪章大夫等故事令人动容泪目。在故事的讲述中,创作者非常克制,摒弃使用带有主观评价的解说词,所有的解说词仅仅用于陈述客观事实,让主题在真实故事的记录中自然得到升华和深化。
为了让故事的讲述更加生动有吸引力,该片注重谋篇布局,均采用了事件开头,设置悬念,注重情节,以情感人。第一集以在加布家同学聚会开头,引出选择去哪里义诊的悬念、接着回忆每个人毕业后第一次到最边远基层单位报到以及他们最冒险的出诊——如加布的阑尾手术、索旦救治被牛顶伤头的儿童、喜乐的胃切除手术等,让“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的故事扣人心弦。第二集以藏族学生时隔近半个世纪重返母校的事件开头,引出他们看望恩师的故事。第三集同样以小次仁卓玛去平顶山看望汉族“父母”的事件开头,引出她和汉族“父母”一家、欧珠罗布和实习时的指导老师柴大森的故事。为了迎接藏族“女儿”回家,唐军一家就像47年前一样,早早就给小次仁卓玛收拾好房间并铺好了床铺。1976年,小次仁卓玛在开封市职工医院见习,在这里,她遇见了一个名叫唐军的13岁小病人,由此认识了唐军一家并有了汉族的“父亲”“母亲”,在开封求学期间,每逢周末,小次仁卓玛总是回到汉族“父母”家里,和家人一起共度周末。毕业后尽管因为唐军父亲工作的变动,中间联系发生了中断,但是关山无碍,血浓于水,汉藏同胞一家亲的情谊在高原和中原之间传唱。身为西藏高原医学临床研究和教学科研皇冠9393体育平台带头人的欧珠罗布,退休前曾任西藏大学医皇冠9393体育平台院长,1978年从开封地区卫生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山南地区曲松县境内海拔最高的邱多江区, 1979年3月,欧珠罗布在中央援藏医疗队的引荐下,来到后来更名为开封地区人民医院的淮河医院进修。在淮河医院外科,柴大森医生手把手教欧珠罗布做手术、倾囊相授外科诊治经验,成为他在山南地区县级医院最早开展一些外科手术的启蒙恩师,也为他从事临床医学和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3年后,昔日正值壮年的柴大森老师如今已经是耄耋老人,而昔日的青春小伙也已花甲退休,他们又同框坐到一起给病人诊治,体悟曾经的时光,汉藏同胞一家亲的情谊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业务交流中弥漫和撒播。
人物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是该片的另一大特征。在故事的记录中,十分注重挖掘“趣事”和细节描写,细节对于事物有着形象的概括力、具有刻画人物性格和传达情感的力量。如现年已86岁的原藏族班辅导员兼党支部书记范秀云面对照片可以清晰地说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她做藏族学生最喜欢吃的卤面、担心初到开封不懂汉语的藏族学生走丢而手写的纸条、喜乐名字的由来、索朗扎西在邮局“脱衣服”寄信、欧珠罗布与43年前在医院实习时的指导老师柴大森一起出诊并一起到校史馆回忆往事……这些细节的记录传递出了藏族学生在中原生活时与汉族老师结下的深厚情谊。“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他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他们的妈妈叫中国。”时光无声,岁月有痕,纪录片通过一个个富有热度的暖心故事,以真挚书写人、以真情打动人、辅以细腻生动的叙事表述与浪漫的视听语言,传递出了医患情、师生情、同学情、母子情、拳拳报国情等人类最基本与共有的情感和价值,观众在一个个故事中,易于和主人公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
向未知取材的现在进行时态,让文本影像更为鲜活和充满张力
在具体的拍摄中,创作者没有预设剧本和过多的事先编排,采取跟踪拍摄的方式,历时三年多时间,记录下“不可控”环境下发生的故事。这对于创作者来说,无疑充满挑战,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和情感投入、需要和被摄主人公共享一段人生。
对于纪录片来说,现在进行时是作品的“唯一时态”,因为作品中的过去与未来,都是以现在的时点为场景进行表现。向未知取材的现在进行时态使拍摄者处于一种紧张的探索状态,意味着他们要在生活自身发展中找到第一感觉、第一反应,使事物保持摄像机闯入时的冲突,像石头投入平静的水中掀起的涟漪,使生活放出自身的光彩,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偶发性,给观众以真实的烟火气。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和创作的底色,在创作中,《藏族医生中原情》的主创非常注重对现场信息的完整记录。“场”的概念,是包括一个场面的事件中其行为动态的相互关系,形象、声音、环境、氛围、心态连贯记录所积累出的一个可供观察和体验的时空。在三集纪录片中,这些段落的完整记录,使故事的呈现更为真实、情感的释放更为自然。如喜乐去拜访并看到孟宪章第一瞬间的对话和神情、同学们40多年后看到辅导员范秀云时的激动心情和神态、喜乐回访胃癌病人、索旦回访被大种牛牛角撞到眼睛的病人时的诸多场景,创作者并没有刻意追求技术上的唯美,而是追求寻访相遇的第一瞬间的真实。为了强化寻访者的存在,便于跟拍和现场记录,从影像质量上来看,大多数是未经“美颜”过的镜头,但是这些初看上去略显粗糙的镜头,恰恰能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魅力。
同时,在真实记录中,影像的文本充满鲜活的张力和丰富的解读力,从这些影像里,不仅可以感知到这些藏族学生与开封的医院、那里的人结下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为藏族群众服务的心路历程;还用航拍、用鲜明的视觉符号来凸显西藏的地域特色,呈现出西藏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藏族人民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本部纪录片的价值又是多样的。
纪录片因其天然具有的纪实性和审美性,是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的重要载体之一。如何运用纪录片这一艺术形式,讲好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讲好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故事,《藏族医生中原情》无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作者牛慧清,系皇冠9393体育平台教授)